2021-04-08 朱瑞 点击:[]
总体概况:浙江省消化道疾病病理生理重点实验室实验室(英文名:Key Laboratory of Digestive Pathophysiology of Zhejiang Province),于2013年7月由浙江省科技厅批准建立,是本依托单位——浙江省中医院获批的首个省级重点实验室。本实验室是开展我省常见、疑难、危重的消化道疾病的病理生理机制研究的重要基地之一。
实验室研究方向:开展全面、系统进行功能性胃肠病和胃肠动力障碍性疾病、胃肠道肿瘤和胃肠粘膜屏障损伤等消化系统疾病基础和应用研究。主要涵盖三个方面:(1)功能性胃肠病和胃肠动力障碍性疾病的病理生理机制研究:本实验室长期从事IBS发生发展的病理生理机制研究,创新性发明一种治疗IBS的中药组合物,为IBS的临床诊治提供潜在的分子标记物和药物干预靶点。国际首创经体表穴位电刺激法(TEA),揭示难治性胃食管反流病(REGERD)的发生机制以及体表穴位电刺激的作用机制,该系列研究为TEA在REGERD治疗中的应用提供了新的方法和依据。;(2)胃癌前病变研究的病理生理机制研究:本实验室应用在明确胃癌前病变发生及恶性转化的分子机制,发现胃癌前病变恶性转化的早期诊断、预后检测和疗效评估提供分子标记物和药物干预靶点的基础上,开展中药云母微化散剂(腾格尔散)、温郁金和三七颗粒制剂防治胃癌前病变的基础研究和临床研究,应用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技术阐明上述药物对胃癌前病变干预的分子机制。;(3)肠粘膜屏障损伤的病理生理机制研究:应用代谢组学和蛋白组学技术筛选可用于危重病人胃肠衰竭特征性的代谢脂类分子和小分子多肽,进一步揭示胃肠衰竭的发病机制,为早期预警系统的建立提供分子标记物。开展雷公藤多苷、云母对肠粘膜屏障损伤的保护作用研究,探讨上述药物对肠粘膜屏障损伤保护的分子机制,为开发肠粘膜保护新药提供科学依据。
实验人员简介:实验室现有固定研究人员57人,其中享国务院特殊津贴1人,省级151人才3人。实验室共有教授16人,具有博士学位人员27人,副高以上职称或具有博士学位人员比例高达75.43%。本实验室拥有一支基于“学术带头人+创新团队”模式,以中青年临床医生和科研人员为骨干的科研团队。现任实验室主任吕宾教授,现任学术委员会主任姒健敏教授。
实验室项目、成果、交流合作情况:实验室作为国内外科研合作与学术交流的平台,与美国、日本、香港、北京、上海等十多个国家和地区开展了广泛的合作与交流。实验室先后承担了国家863子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和青年基金项目及省部级科研项目近50余项。发表学术论文231篇, 其中SCI论文50篇,出版专著4本,获得国家发明专利10项,获得省部级以上科学技术进步奖12项。
实验室仪器设备情况:实验室拥有40余台技术先进的仪器设备,包括超高分辨飞行时间串联质谱系统(UHR-TOF maxis),激光共聚焦扫描显微镜(TCS SP8),分选型流式细胞仪(FALS Aria II),双波长激光显微切割系统(ArcturusXT),高内涵活细胞分析系统(BD Pathway 435),三重四极杆质谱仪(4000Qtrap),多维液相色谱(MDLC-MS4),全自动基因组DNA测序仪(ABI 3130),分子激光扫描成像分析系统(Imager Pharos FX & Chemi Doc M),微滴式数字PCR仪(Bio-Rad QX200),低氧工作站(Sci-tive N),共聚焦激光显微镜(F400-V2)等,拥有组织样本库、基因组学、蛋白质组学和代谢组学等四大公共技术平台。重点实验室所有的仪器都可以在浙江省科技创新云服务平台上进行仪器的预约,可以最大程度的扩大仪器的共享率。
实验室照片: